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俄罗斯:能源出口大国的工业兴衰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发表时间:2022-03-04     阅读次数:    

#俄罗斯的工业体系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幅员辽阔,在世界历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那么为何俄罗斯的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中国类似的是,两国都曾受到西方国家的排挤,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设备被限制进口。不过面对封锁,中国给出的回答是国产替代,自建供应链,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军工,钢铁,核工业等重工业发达,但是像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医疗器械等产业就非常薄弱,有些完全依赖进口。

俄罗斯已经从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资源为导向的外围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苏联能将人类送入太空,而在如今的现代俄罗斯,即使建立一个成熟的大规模拖拉机生产线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卖石油矿产资源就可以轻轻松松挣得大把美金,为什么还要去搞风险研发呢?





#俄罗斯汽车行业


俄罗斯的汽车行业从2004年开始,各国际品牌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不仅仅是欧美日韩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集体进军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时代。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结果是灾难性的,凝聚了无数历史记忆的嘎斯乘用车消失,仅有LCV类别车型依旧持续生产和销售。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为何不受本国消费者的待见呢?


原因有几个:

1、设计过时,几十年不变的本土汽车车型无法与进口车竞争。


2、技术更迭缓慢,各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生产线上甚至还用着几十年前的技术,比如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厂的涂装车间用的是60年代的阳极电泳系统,高尔基汽车厂焊装车间主焊线还用着机械推进工位等等。


3、汽车制造业管理混乱问题,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由于多是从苏联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过渡而来,继承了计划经济传统国企的重要特点——过大的管理成本、臃肿的人员数量、混乱的管理体系,造成了俄罗斯本土车企额外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众所周知,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高企,后来俄罗斯石油出口大幅增加后,国家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局面才有所改善。


不过石油收入增加的同时,也给俄罗斯带来了困扰,即国家过于依赖石油经济,导致其它产业陷入衰退,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发展中国家发现石油资源后,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此时,俄罗斯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俄罗斯可以利用石油所获得的收入发展其它制造业,像电子,汽车等工业,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逐步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据资料显示,2021年俄罗斯在全球原油和天然气出口中的份额分别达到11.3%和16.2%,在欧盟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分别达到27%和35%。

俄罗斯在全球镍、钯、铝和铂的出口中分别占据49%、42%、26%和13%的市场份额,也是重要的钢铁和铜出口国。而钯则是制造传感器、内存所需的重要金属。此外,俄罗斯还是全球最大氮肥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乌克兰也是重要的氮肥生产国,天然气则是生产氮肥主要原料,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也影响全球尤其是欧洲地区化肥产业。俄乌地区是氖、氪和氙等稀有气体的重要产地,俄罗斯进行粗气分离,乌克兰负责精制后出口,乌克兰供应了全球70%的氖、40%的氪和30%的氙。这三种气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

俄罗斯是天然气出口大国,日出口天然气约6.5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的25%,其中85%出口到欧洲。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



展望2022年,在全球节能减碳方向不变、车厂产品线比重向电动车移转下,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总量将突破1000万辆。俄罗斯则是镍矿生产国之一,镍为电动车电池的关键材料。俄罗斯也将新能源汽车列入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之一。


2018年我国商务部发布了《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俄罗斯市场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小,市场占有率不及10%,整体渗透率低于5%,轻型轿车新车销量占比仅0.2%,轻型商用车占比8%-10%、公交车占比11%-12%。但增速较快,车用天然气消耗量年增长25%以上,加气站从2015年的200余个增至目前的500个左右,耗气量从4亿方增至9.5亿方,业内对市场发展前景较为看好。同时产能集中在重型车,目前俄罗斯天然气车年产量5600台,共127款车型,其中轻型汽车仅有4款,其余均为重卡、机械车辆、市政用车、客运车辆等。


电动汽车方面,受寒冷气候影响,电动汽车在俄罗斯销售规模有限,主要停留在展示新产品、推广环保创新理念层面。截至2020年,其电动汽车保有量约6300辆,渗透率仅0.01%。基础设施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首都莫斯科市作为“电车先锋”,仅计划2023年前将市内充电桩增加五倍至600个,同时着手规划电动汽车停车位等工作。但自主研发已初见成效,俄罗斯“拉达”公司已推出本土电动汽车品牌Ellada,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成功研制城市电动SUV“卡马1号”、紧凑型电动车平台Zetta等。


作为传统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近年来持续出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低碳绿色转型。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日报道,2020年,俄罗斯新能源投产超过1000兆瓦,比2019年增加了近70%。近3年来,这一数字保持连续增长。俄罗斯政府网站消息称,到2035年,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总额将达到3600亿卢布(1美元约合73卢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超过12吉瓦。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俄政府还将发行由国家补贴的绿色债券。


在补贴方面,俄罗斯对采购天然气车给予定额补贴,以“拉达”品牌天然气轿车为例,补贴规模约占购车金额的10%左右;对电动车在内的环境友好型车给予购车贷款补贴,补贴规模最高可达25%。同时,轻型轿车改装费用一般为5-8万卢布(约合650-1040美元),俄罗斯政府和天然气工业公司也将分别承担改装费用的60%和30%,个人实际仅需支付一成费用。


与此同时,俄罗斯积极推进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2019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在俄罗斯成立了子公司,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目前包括风电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业务等。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也通过与俄本土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基地,进入当地能源市场。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均与俄就氢能等绿色能源领域合作进行接触。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正在东南亚、土耳其等地布局风电产业,拟于2024年前实现集团海外风力发电厂项目投产目标。


下一步,我国企业可考虑把握俄罗斯市场增长机遇,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加大对俄罗斯新能源车出口及在俄罗斯营销和推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与俄罗斯探讨开展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合作,包括充电设施建设、管网优化、调度输配优化、智慧服务、边远地区供应等,共享新能源汽车市场新机遇。


 
上一篇:新能源车企面临双重成本压力,新材料推动新能源汽车日趋成熟......
下一篇:创新技术!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99.9%的石墨
  • 公司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366号科创大厦

  • 联系我们

    固话:
    手机:

  • 电子邮箱

    nevczibo@nevczib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