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4 月 13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多项促进消费的政策,专门提到 “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去年汽车占中国商品零售总额的十分之一,规模稳居商品销售类别第一。
会议指出,消费对经济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改善民生。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稳定当前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在扩大重点消费领域中再提: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除了 2008 年和 2015 年两次通过减税刺激汽车消费外,中国多鼓励地方放宽限购配额。比如 2019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地方,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要求整车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具备OTA升级功能的汽车整车产品实施OTA升级活动前,应按要求进行备案,备案后方可进行升级。在升级活动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该具体升级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此外,新申报《公告》具备OTA升级功能的整车产品,要在《公告》发布后的15个工作日内,提交车型及功能备案和相关证明材料。本通知发布前已《公告》的产品,应在企业管理能力备案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充备案。
从这则通知来看,工信部要严管车企OTA活动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现如今的汽车产品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企通过OTA升级来改变汽车功能也越发频繁,虽然多数车企都是通过OTA来实现新功能,但也有车企通过OTA升级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工信部作为整车企业和产品的监管部门,虽然车企生产销售整车产品之前都会经过系列严格检测,并且需要经过工信部审核、备案,但对于电气化程度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而言,车企通过OTA升级就可以改变车辆的多项参数,这目前是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此次工信部将车企的OTA升级活动监管起来也相当于是修补了监管的漏洞。
日前,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在政策倾斜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实力派聚信租赁也开拓了新能源业务版,以资源与技术优势,助力风电光伏事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加快制定各类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成本疏导机制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发布《完善储能成本补偿机制 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中提出要研究确立各类储能(包含熔融盐储能等储热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价值,并研究提出与各类储能技术相适应,且能够体现其价值和经济学属性的成本疏导机制。
欣旺达2021年动力电池营收29.33亿元 同比增长584.67%
4月12日晚,欣旺达公布了2021年年报业绩,整个2021年欣旺达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4.18%,扣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01.7%,毛利率14.69%,基本持平,净利率降低了0.4%到2.29%。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7.7亿元,同比增长27.59%,归母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降低25.3%,扣非净利润为7694万元,同比降低41%,业绩总体符合此前的预告中值。值得一提的是,欣旺达的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差距达到近4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其转让惠州土地使用权业务带来了1.5亿利润,同时政府补助了2.3亿元。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的通知》,其中指出,为进一步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于2022年4月11日正式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据称,通过平台可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问题。4月13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受中国和欧洲强劲需求的推动,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达到460万辆,首次超过混合动力车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至2020年的2.2倍,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了35%,达到310万辆左右。自2019年以来,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几乎增长了两倍,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速约为30%。
面对全球电动车企特斯拉猛烈进攻以及中国新能源车企快速崛起,日系车企巨头也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未来10年,我们将投入约8万亿日元研发经费,并在电动化和软件领域共计投入约5万亿日元,加快电动化进程。”本田在4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大力推进电动化的重要举措。到2030年,本田将在全球市场将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同时,本田方面表示将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到2027年,本田计划在华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除了武汉以外,计划在广州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工厂。此外,全固态电池是未来动力电池的选择之一。
本田从现有的按摩托车、汽车、动力产品划分的组织架构中,分离出具有未来核心竞争力的“电动产品和服务、电池、能源、移动电源包、氢燃料”,以及与此关联的“软件和网联化领域”,将它们合为一体,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业务开发本部”,由此提高灵活性,并增强产品的跨域协同。三星电机开发出13种车载MLCC 可承受150℃高温
三星电机(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宣布目前已开发出13种可在150℃环境下使用的车载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MLCC),并计划向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供应。MLCC是电子设备中控制电子电路内稳定电流流动的核心元件,对于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和汽车等产品至关重要。动力总成对内部组件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因为车辆的内燃机(ICE)等核心驱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EV)电机功耗较高,且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内部工作温度可达150℃。
在高于保证温度的环境中,MLCC往往会失去电容来存储能量。一般来说,IT(信息技术)设备的最高可使用温度为85℃,电气设备为125℃,而动力总成为150℃。该新开发的MLCC即使在150℃的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而不降低电容。由于涉及原材料开发和施工技术的技术复杂性,此类产品目前仅由少数公司生产。